如何判斷輪胎的壽命和磨損程度
發布日期:2013-12-20 作者: 點擊:
一般來說,輪胎的正常壽命是4~5年。過了5年即使胎紋的磨損很小也換掉,因為胎面的橡膠會發生老化,產生許多細小的裂紋。這些裂紋正是爆胎的誘因。由于橡膠配方不同、用車環境和駕駛習慣不同,不同車輛輪胎的使用壽命也不相同。所以,私家車主平時開車要多留心輪胎老化的征兆,比如胎面老化大都是從胎邊或胎肩等邊緣部位開始出現的,長期的日曬雨淋會讓橡膠表面出現成圈的小裂紋。出現裂紋表明輪胎的承載力和品質都已經開始下降了,及時更換。
除了老化,輪胎還會自然磨損。正規廠家生產的輪胎在出廠前都會在輪胎一側標注磨損極限。對于沒有磨損標志的輪胎,車主可以用卡尺或專用的輪胎花紋尺進行測量,一般輪胎溝槽深度低于1.6毫米時,其排水性和抗扎性都會大幅下降,不應繼續使用了。此外,如果一條輪胎修補過三四次,將其調換到非驅動輪或者后輪,以降低爆胎風險。
當然,輪胎的壽命還和平時是否正確使用有關。首先,要保證輪胎始終處于正常的胎壓下,過低或過高的胎壓都會給行車埋下隱患。需要提醒大家的是,不要相信眼睛看到的,因為現在大部分轎車裝配的都是無內胎的低壓子午線輪胎,有時從外面看會感覺有點癟,但并不表示氣壓不足。使用專業胎壓儀器才是檢測輪胎氣壓的可靠方法。另外,檢測胎壓時一定要在冷胎狀態下,即汽車至少停下3個小時以后。